置頂精選文章

關注的重要經濟數據

關注的重要經濟數據

2025/08/08

為什麼這一次美國利率倒掛(Treasury Spread: 10 yr bond rate-3 month bill rate)約2年了,尚未有經濟衰退?

為什麼這一次美國利率倒掛(Treasury Spread: 10 yr bond rate-3 month bill rate)約2年了,尚未有經濟衰退?


美國的利率倒掛(尤其是10年期公債與3個月期國庫券的利差倒掛)確實被歷史上視為經濟衰退的領先指標,因為它通常反映出市場預期未來經濟成長疲弱、通膨下降甚至聯準會(Fed)將降息。


然而,這一次的倒掛(從2022年中持續至今,超過兩年)卻尚未出現正式的經濟衰退,這引起了許多經濟學家的關注與討論。以下是幾個可能的原因來解釋這次「遲到的衰退」或「尚未出現衰退」的現象:


🧩 1. 勞動市場異常強韌

  • 美國的就業市場在疫情後快速恢復,失業率仍維持在低位(約3.5%-4%之間)。

  • 雖然科技、房地產等部分產業有裁員潮,但整體來看,服務業與旅遊等行業補足了就業缺口。

  • 強勁的就業支撐了消費,延後了衰退的到來。


🧩 2. 疫情後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遺產

  • 2020-2021年美國政府推出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如直接補貼、PPP貸款等)。

  • 家庭儲蓄率一度暴增,儘管後來開始耗盡,仍對經濟形成延後效應的「墊底」。

  • 疫情後供應鏈重建與去庫存周期延長了企業活動。


🧩 3. 利率政策傳導機制延遲(Lag Effect)

  • 聯準會自2022年3月啟動升息,但利率影響經濟往往需 12-24個月 才完全反映。

  • 到2023年後半期與2024年才真正感受到借貸成本提高對消費與企業投資的抑制。


🧩 4. 企業與家庭的財務體質較以往更健康

  • 企業在疫情前後多有再融資,以低利率鎖定長期債務。

  • 家庭在疫情期間去槓桿,還清了部分卡債與房貸。

  • 意味著他們對利率上升的敏感度較低,可支撐較長時間。


🧩 5. 市場預期與現實錯位

  • 利率倒掛代表市場預期未來經濟會轉弱,聯準會將被迫降息。

  • 但實際上,通膨黏性比預期更強,使得Fed維持高利率時間拉長,經濟也未立即轉弱。

  • 這種情況下,利率倒掛反映的是「未來風險」,但該風險可能是「延後而非避免」。


🧩 6. 這次的「衰退」可能是非典型的軟著陸

  • 有些經濟學者認為,這次可能出現的是無明顯失業潮的溫和衰退(或根本是軟著陸)

  • 通膨下降但經濟僅輕微放緩,可能導致傳統定義下的「衰退」(連續兩季GDP下滑)不出現。


📌 小結:這次倒掛 vs 歷史

倒掛年份衰退開始時間時間差距
19891990中期約12個月
20002001初約10個月
2006-20072008初約15-18個月
2022尚未衰退>24個月(仍在等待)

所以這次不見得「失靈」,而是滯後性更強,或經濟體質、政策回應不同於過去。

 =============================

最新數據一覽

  • 10年–3個月利差:截至2025年8月7日,差值為 –0.09%,略高於早前的 –0.12%~–0.13%,但仍處於負值區域 FREDYCharts

  • 10年期公債收益率:約為 4.23%,短期(3個月)利率約為 4.32%,短端仍高於長端,形成持續倒掛 MacroMicroTrading Economics

  • 經濟成長與勞動市場

  • 就業市場:7 月僅新增 73,000 個非農就業,遜於預期,且對 5、6 月的就業數據大幅下修,是近年最弱的表現之一 Business InsiderAxiosVox

  • 通膨預期變化

    • 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為 3.1%、三年為 3%、五年為 2.9%(創近期新高) Reuters

  • 經濟展望:德勤預測美國 2025 年 GDP 成長率為 1.4%、2026 年為 1.5% Deloitte


總結觀察

目前美國經濟雖有減速跡象,但就業市場仍具支撐力,通膨逐步穩定。儘管利率曲線持續倒掛,但尚未出現明顯衰退>這可能反映經濟體質更堅韌、政策作用更延後,以及通膨壓抑政策延續的綜合作用。

==============================


by Chatgp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