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2柏文2025/7/24法說會重點整理
本次柏文 (Fitness Factory) 的法說會主要由財務長進行說明,重點涵蓋了公司概況、產業現況、財務表現、未來營運展望及策略,以及問答環節的補充說明。
以下是本次法說會的重點整理:
- 公司概況
◦ 資本與員工:柏文目前的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 7.93 億元。集團總員工數(不含永老師教練)接近 1900 人。
◦ 發展歷程與據點:公司成立於今年(2025年)是第 20 年,在這 20 年中創造了許多「第一」。目前據點已遍布全台灣本島,除了花蓮、台東外,所有縣市都有「健身工廠」的據點。
◦ 核心品牌:「健身工廠」是柏文的核心品牌,目前在全台灣已有 80 家店。
◦ 營收比重:
▪ 主要營收來源是會員月費(會籍使用費),佔比約 62-63%。
▪ 其次是私人教練課程收入,佔比約 34-35%。
▪ 其他收入(如入會費、手續費)約 2%,商品及其他品牌(如人體工房SP)收入佔比不到 1%。
▪ 這個比例在今年第一季和上半年沒有太大變化。
◦ 毛利率影響:私人教練課程單項毛利率略高於整體毛利率,但營收比重變化對整體毛利影響不大。
◦ 股東結構穩定:董事及創始股東持股超過 60-64%,現有員工持股 3%,籌碼穩定,董監事和創始股東從公司公開發行至今未出售任何一張股票。
- 產業現況
◦ 行業定位:柏文從事休閒運動場館經營,屬於運動休閒產業的「中游」,直接服務終端消費者。在健身領域,他們招聘教練,建置設備,提供適能服務。
◦ 台灣中大型健身房市場:
▪ 目前台灣中大型(單點會員數 2500-3000 人以上)連鎖健身品牌中,World Gym 為最大(已掛牌,約 137-138 家店)。
▪ 健身工廠為第二大(80 家店)。
▪ 第三大是 True Fitness,第四大是統一健身俱樂部。
▪ 第三大之後的品牌與前兩大差距非常大。
▪ 未來市場將主要由健身工廠和 World Gym 主導。
◦ 與國民運動中心的差異:
▪ 國民運動中心健身房多為單次消費。
▪ 健身工廠採會員制。
▪ 當消費者運動到一定程度,國民運動中心已無法滿足訓練需求時,會轉向健身工廠這類中大型健身房。
▪ 交通便利性是消費者選擇運動地點的重要考量。
◦ 與小型健身房/工作室的差異:小型健身房(會員數 1000 甚至 500 以下)多訴求私人教練課程服務,而真正想訓練的消費者仍會選擇設備齊全的中大型健身房。
◦ 產業規模與成長:
▪ 2021 年因疫情影響市場整體衰退。
▪ 排除疫情影響,整體產業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 預計 2025 年台灣健身市場整體將成長 4% 以上。
▪ 預期台灣健身產業將進入下一個 7-10 年的成長週期,儘管整體基期較高,成長率不會像 2020 年前那樣超過 25%。
◦ 付費健身運動人口滲透率:
▪ 根據體育署數據推估,2024 年台灣 15 歲以上人口的付費健身滲透率約為 4.81%,接近 100 萬人。
▪ 預計 2025 年付費健身運動人口將超過 100 萬人。
▪ 柏文與 World Gym 合計佔台灣付費運動市場約 75% (柏文 30萬會員佔 30%,World Gym 45萬會員佔 45%)。未來兩大業者的市佔率將持續提升。
◦ 競爭障礙:中大型健身房單點資本支出高(6-8 千萬新台幣)、需要大量專業人才(一家店需 20-25 名教練),這些因素形成行業進入壁壘,使後進者難以快速追趕。
- 財務表現
◦ 2025 上半年營收:合併營收超過 28 億元新台幣,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 15%。
◦ 獲利預期:
▪ 今年下半年無論是新店動能還是同店成長,都會比上半年更好,基本是逐季成長。
▪ 第1季每股盈餘 (EPS) 為1.55元,Q2表現比第一季好,且超出預期。
▪ 毛利率:從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已站穩 30% 水準,第二季預期有更明顯的成長,甚至會比第一季更好。
◦ 會員人數增長:
▪ 營收與會員人數呈絕對正相關。
▪ 2024 年底會員人數達 33 萬,全年淨增 47,000 人,創公司歷年新高。
▪ 2025 上半年再增加 31,000 會員。
▪ 預計 2025 年底會員數將達到 35.5 萬以上,甚至有機會達到 36 萬,再次創下年度淨增會員的歷史新高(5-6 萬人)。
▪ 續約率:從疫情前的約 53% 持續成長至目前的 60% 以上。這是同店營收成長的重要因素。
▪ 單點會員數:目前平均每店約 4000 名會員,接近疫情前水準。
▪ 消費習慣改變:消費者加入健身房不再是衝動性消費,而是養成運動習慣,健身已成為「剛性需求」。
◦ 價格策略與效益:
▪ 2025 年目前無漲價計畫。
▪ 2024 年調漲了私人教練單價。
▪ 2022-2023 年分兩年調漲了銀卡和金卡會員月費,各調高 100 元。新會員適用新費率,舊會員若合約不中斷則維持舊價,但適用新價的會員佔比會越來越高,有助於 ASP 逐步增長。
▪ 2025 年目標:提高區卡會員佔比,因其月費較高,可提升整體平均銷售單價 (ASP)。
◦ 獲利提升因素:
▪ 營收顯著成長:2023、2024 年營收成長 19%,2025 上半年成長約 17%。
▪ 規模經濟效益:
• 固定資產折舊:佔營收比重持續下降(2020 年 12.27% 降至 2025 Q1 的 9.13%)。原因在於同店營收成長和舊有設備攤提完畢(設備五年攤提,其他資產八九年攤提)。
• 使用權資產折舊(租金):佔營收比重也呈現下降趨勢(2022 年 13.76% 降至 2025 Q1 的 11.78%)。
• 薪資:佔營收比重也有所下降(從 41% 降至 38.26%),主要受固定薪資部分的規模經濟影響。
▪ 水電費:受電價上漲和極端氣候影響較難控制。但預估 2025 年水電佔比不會超過 2024 年的 5.48%,因電價漲幅在第四季影響較小。
▪ 營業費用率:2025 年目標控制在營收的 18% 以下。
- 未來營運展望與策略
◦ 展店計畫:
▪ 2025 年目標:開設 9 家新店(上半年已開 3 家,下半年將開 6 家)。至少可完成 8 家。
▪ 2025 年底店數:至少達 85 家,提前達成原訂 2025 年突破 80 家的目標。
▪ 長期目標:2027 年突破 100 家,2035 年突破 150 家。這 70 家新店的具體地點和年度規劃都已確定。
▪ 這是基於台灣中大型健身房市場潛力可達 400 家的保守估計。
◦ 展店策略:維持每年 7-9 家店的穩定展店速度,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未改變。目的是確保服務品質和專業人才(特別是教練和老師)的供應,不因快速展店而降低標準。
▪ 新店損益兩平時間:平均約 3-6 個月,有的點如南科新市店兩個月即可獲利。
◦ 市場滲透策略:
▪ 多元品牌:除了健身工廠,未來將積極發展「運動俱樂部」(羽球、籃球),今年將在桃園展第二家店。
▪ 銀髮族市場:「活力班」專為銀髮族設計,非會員也可付費參加。旨在消除銀髮族對健身房的恐懼,培養運動習慣。
▪ 商品拓展:推出自有服飾品牌商品,並拓展其他實體通路(如寶雅、自動販賣機)銷售自有商品。商品毛利率高於平均,但營收佔比仍低。
◦ 未來成長動能:
▪ 需求面:
• 潛在客群:約 200 萬人目前在家或國民運動中心健身,未來將尋求更佳場館。
• 全台灣約 1700 萬人有運動習慣。
• 健身與其他運動不衝突,可作為其他運動的基礎。
•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颱風、高溫、空污)將促使更多人轉向室內運動。
▪ 政府政策支持:體育署將於 2025 年 9 月升格為運動部,可能推出「運動幣」等政策支持整個運動產業發展。
▪ 消費習慣轉變:健身逐漸成為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長期剛性需求。
- 問答環節補充說明
◦ 2025 上半年營收結構:健身休閒服務收入佔 61.66%,運動保健服務收入佔 34.98%,入會費含手續費佔 2.37%,其他佔 0.98%。
◦ 會員合約:健身工廠目前主要是一年期合約,並會主動提醒會員續約,不會自動續約。
◦ 新店會員增長:新店會員人數在前 1-3 年增長最快,之後增速趨緩。
◦ 同業獲利能力差異:柏文認為自身獲利優於同業的原因在於有效的營收增長、ASP 提升以及固定資產折舊與租金等費用因規模經濟和自然攤提減少而降低。柏文推測同業獲利較差可能因其有較多目前尚未獲利的舊店。
柏文(Fitness Factory)不快速展店的原因主要基於其經營策略和對服務品質的堅持,以及產業本身的特性所致。
以下是財務長說明不快速展店的重點理由:
- 維持服務品質的承諾:
◦ 柏文的核心策略是確保所有新開的據點,其服務品質能與原有據點保持一致,甚至更好。
◦ 財務長強調,快速展店可能會導致服務品質的下降,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 專業人才的培養與供應限制:
◦ 健身產業的展店不僅是資本投入高(單點資本支出達6-8千萬新台幣),更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 特別是私人教練和老師,一家新店通常需要20到25名教練。若每年開8家店,就需要培養200名教練。
◦ 這些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時間,無法在短時間內大量供應,而博文不願因為快速展店而降低對這些專業人員的標準和服務品質。
- 產業進入門檻高:
◦ 與其他連鎖產業(如85度C或路易莎咖啡)不同,健身房產業因其高資本支出和對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導致行業進入壁壘很高。這使得後進者難以快速追趕。
◦ 柏文選擇按自己的節奏穩健發展,而非盲目擴張。
- 穩定的展店節奏:
◦ 柏文維持每年開7到9家新店的穩定速度。
◦ 即使在疫情期間(例如2021年公司單年度首次虧損時),柏文也沒有減緩展店速度,當年仍開設了7家店。這反映了公司對台灣市場的長期看好和對展店節奏的堅定執行。
◦ 這種穩定的節奏確保了服務品質的穩定提供,也促成了疫情之後營收的持續顯著增長(例如2023、2024年營收成長19%,2025上半年成長近17%)。
總結來說,柏文不快速展店是其深思熟慮的策略選擇,旨在平衡市場擴張、服務品質與人才培養,確保長期穩健的發展和獲利能力。
by NotebookL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